专业基本情况
学历层次:中职
招生对象:应、往届初中毕业生
专业代码:660103
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,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和机械制图、机械制造等知识,具备数控切削加工、产品加工质量检测等能力,具有工匠精神和信息素养,能够从事数控设备操作、数控加工工艺制订、数控加工程序编制、产品质量检验等工作的技术技能人才。
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,具有良好职业道德、人文素养和工匠精神,掌握数控设备操作、数控加工工艺编制、数控程序编制、机械零件测量等基本知识,具备数控机床操作、简单零件数控加工与编程、零件质量检测及设备日常维护等能力,能适应机械制造、模具加工、汽车零部件生产等领域一线岗位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。
能识读中等复杂程度的机械零件图、装配图,掌握常用机械材料的性能及选用方法。
能编制简单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(如车削、铣削工艺),选择合适的刀具、夹具和切削参数。
能熟练操作数控车床、数控铣床、加工中心等设备,完成轴类、盘类、平面类等典型零件的加工。
能运用手工编程或CAD/CAM软件(如UG、Mastercam)编制简单零件的数控加工程序。
能使用游标卡尺、千分尺、百分表等常用量具对零件进行精度检测,判断加工质量。
能进行数控机床的日常保养、简单故障排查与维护。
公共基础课程:
包括语文、数学、英语、思想政治、体育与健康、信息技术等,培养学生基本文化素养和学习能力。
专业基础课程:
机械制图与CAD:学习机械识图、绘图方法,掌握AutoCAD等软件的基本操作。
机械基础:了解机械原理、机械零件(如齿轮、轴、轴承)的结构与功能。
金属材料与热处理:认识常用金属材料的性能、热处理方法及在数控加工中的应用。
电工电子技术基础:掌握电路基本原理、常用电器元件的应用,为设备维护奠定基础。
专业核心课程:
数控加工工艺:学习数控车削、铣削工艺的制定,包括加工路线规划、刀具选择、参数设置等。
数控编程与操作:核心课程之一,涵盖手工编程(如G代码、M代码)和自动编程,以及数控车床、铣床的实操训练。
数控机床操作与维护:学习典型数控机床(如Fanuc、西门子系统)的结构、操作规范及日常保养。
机械制造技术:掌握毛坯制造、零件加工的基本方法,以及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。
CAD/CAM应用:学习UG、Mastercam等软件的建模与自动编程功能。
主要面向机械制造、汽车零部件、模具制造、航空航天配件等行业,职业岗位包括:
数控操作工:操作数控车床、铣床、加工中心等设备,完成零件加工。
数控编程员:编制简单零件的数控加工程序,优化加工工艺。
工艺员:参与制定零件加工工艺方案,选择设备和工具。
质检员:使用量具对加工零件进行精度检测,确保符合图纸要求。
设备维护员:负责数控机床的日常保养、简单故障维修。
就业单位涵盖各类机械制造企业、数控加工车间、模具厂、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等,如三一重工、富士康、当地中小型机械加工企业等。
随着制造业智能化升级,数控机床作为“工业母机”的核心设备,应用场景持续扩大(如汽车制造、航空航天、精密仪器等),企业对能熟练操作数控设备、懂编程的技术工人需求旺盛。相较于传统机械加工,数控技术岗位薪资较高(初期月薪一般在4000-6000元,经验丰富后可达8000-12000元),且职业发展路径清晰(如从操作工晋升为技术主管、车间主任等)。
与其他中职专业类似,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学生可通过多种途径提升学历:
高职单招:参加省内高职院校单独招生考试,升入数控技术、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等专科专业。
职教高考:通过职业教育高考(部分省份称为“对口升学”),考入本科或专科院校,部分省份本科院校开设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、智能制造工程等相关专业。
中高职贯通:部分学校与高职院校合作开设“3+2”贯通培养项目,中职3年毕业后直接升入高职学习2年,获得大专学历。
升学后可进一步学习先进制造技术、智能制造等领域知识,为进入高端制造企业或技术研发岗位奠定基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