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族音乐与舞蹈专业是中职教育中的特色专业,2021年被列入《职业教育专业目录》,主要培养民族文艺领域的技能人才。
培养目标: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,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和民族音乐与舞蹈、音乐表演、歌唱表演、器乐表演等知识,具备民族歌舞表演、民族文化艺术传承与创作、文化活动组织与策划等能力,能够从事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传承、创作、表演等工作的技术技能人才。
核心课程:专业基础课程包括乐理、音乐基础、舞蹈基础、民族音乐鉴赏等。专业核心课程有声乐、民族舞蹈、民族器乐、合唱与指挥、舞台艺术与表演、舞蹈基训等。
职业面向:主要面向歌舞表演演员等职业,可从事民族音乐与舞蹈、歌唱、乐器演奏、舞蹈、群众文化服务等岗位工作。毕业生可在专业文艺团体、旅游景区艺术团、群众文化艺术团体、艺术培训中心等机构,从事歌曲、舞蹈编排、表演等相关工作。也可在幼儿园、艺术培训机构担任舞蹈或音乐教师。
升学途径:学生毕业后可通过高职单招、对口高考等方式,升入高等职业院校继续深造,接续高职专科民族表演艺术、音乐教育、音乐表演、舞蹈表演等专业。还可进一步考取普通本科院校,攻读音乐表演、舞蹈表演、音乐教育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相关专业。
就业前景:随着人们对民族文化的关注度不断提高以及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,该专业人才需求增大。在文化旅游演出、文化创意产业、中小学素质教育、传媒等领域,都有较多就业机会,民族音乐与舞蹈专业正逐渐展现出独特的魅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。
就业方向:
1. 教育领域:可在中小学、幼儿园、少年宫、文化宫等担任音乐或舞蹈教师,也能在艺术培训机构从事教学工作,传授民族音乐与舞蹈知识和技能。
2. 演艺行业:能在各级文艺团体、剧院、部队文工团等担任舞蹈演员或音乐演奏者,参与各类文艺演出和交流活动。也可作为演员参与电视台、网络视频平台的综艺、晚会等节目录制。
3. 文化旅游行业:可在旅游景区、民俗村等从事民族音乐与舞蹈表演工作,为游客带来特色文化体验,也能参与景区演出的策划与编排。
4. 文化传承与创新领域:可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项目,深入少数民族地区或民间艺术团体,收集、整理和保护民族音乐与舞蹈形式。
工资待遇:在文化旅游演出领域,初入行业的演员薪资可能在 3000-5000 元左右。中小学音乐或舞蹈教师薪资因地区而异,一般在 4000-6000 元左右,且享有教师福利待遇。随着经验积累,在文化旅游演出中担任主要演员或编导,薪资可达 8000-15000 元甚至更高。艺术院校或培训机构的资深教师,薪资可能达到 8000-12000 元左右,还可能有教学成果奖金。若在传媒领域成为知名演员或编导,或在教育领域成为专家级教师,薪资会更为可观,可达 15000 元以上。